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论 | 李政,杨梓樱:中职生的升学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10660名中职生的调查

李政,杨梓樱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4-09-04

摘要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向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全国10660位中职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影响我国中职生升学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中职生具有很高的升学意愿,且以本科为主要期望学历;毕业班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可能选择升学;学生干部身份和学校生涯教育质量会影响中职生升学意愿;家庭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但影响方式和程度与普高生存在差异;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促进学生升学,而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中职生升学意愿。基于此,未来应从职教本科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招考机制、央地项目设置、公共财政兜底、生涯教育和升学指导等方面优化中职升学环境。


关键词

中职生  升学选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青年课题“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背景下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课题号:CJA200255)


引用本文

李政,杨梓樱.中职生的升学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10660名中职生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23,21(01):44-53.一、问题的提出受产业发展水平、教育评价机制、社会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曾长期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向社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然而,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的转变,大量学生选择升学是这一转变最直接的体现,但关于中职走向升学教育是利还是弊存在分歧。一些学者认为,职业教育走向升学是职业教育“学术漂流”的后果,可能会伤害职业教育自身的类型特征和社会价值;也有学者并不主张将升学和职业教育对立起来,认为中职生升学是产业升级对人才学历和能力结构提出的新需求,也体现了学习者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升学是学习者基于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回报关系考量所做出的理性决策。从世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空间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举措。可见,中职生毕业后是否升学既是一个主观选择的问题,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驱动和影响的决策。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在制度层面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很多省份均出台了促进中职生升学的政策,一些调研结果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开始选择升学而非直接就业。那么,在产业转型和新的职业教育制度环境下,我国中职生升学与否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职教高考制度建设有何启示?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
二、文献综述(一)影响中职生升学的主观因素研究高等教育选择是一个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过程,其中学生个体的主观影响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拥有的升学条件。一些研究显示,学习成绩、性别等因素会影响家庭的高等教育报考选择;职业准备充分的中职生更倾向于优先选择升学而非就业。二是学生自我感知是否具备升学的动机和能力。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受教育者受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驱动,愿意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中职生的升学选择也同样会基于其对升学后的回报率的判断。这种判断主要围绕功能价值、象征价值、体验价值的组合效用展开,其中资金/时间投入是抑制中职生升学意愿生成的必要条件,“务实”的功能价值感知对中职生升学意愿影响相对更大。此外有研究也指出,中职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与高等教育毕业生相比存在持续性的显著劣势,这也会驱动中职生在毕业时选择升学而非就业。(二)影响中职生升学的客观因素研究除了主观层面的因素之外,客观环境也会显著影响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决策。这里的客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政策因素。(1)家庭因素方面,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有研究显示,家庭的收入水平、父亲的学历和职业会显著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愿望。父母对中职生的升学期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母亲的学历期望会对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父母对学校质量和子女成绩的评价越高,就越期望子女继续升学,且升学期望与家庭总收入和父辈职业层级等方面存在倒U型趋势;也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中子女数量越多,其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意愿也会降低,同时在不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有留守经历和随迁经历的中职生升学比例与其他中职生存在差别。(2)学校因素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和发展环境会影响学生未来是否选择升学,同时职业院校的营销策略和形象宣传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报考行为。一些研究还指出了专业设置对高中生的升学选择的显著影响。(3)政策因素方面,一些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会刺激中学后的入学率,而学生对国家所做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承诺的感知也会影响其升学意愿。总的来看,目前关于中职生升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匮乏。一方面,较少有研究单独以中职生为样本进行研究,且关注的重点多为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行为,而非升学与否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以中职生为样本的研究仅关注个别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忽略了对个体、家庭、学校、政策等多个层面的整体分析,难以统观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群体升学动机的全貌。此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基本建立,尤其是2019年职教本科和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启动,已经为职业教育的升学环境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各地区也开始着手探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升学制度和学校体系,这些政策变量尚未被纳入已有的研究之中。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梳理和分析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与否的因素。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统筹考虑家庭、学校、个体和政策四个层面的联动影响,整体分析影响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因素,为协同发挥家庭、学校和政府促进中职生生涯发展的合力提供政策建议;(2)以学生对省域考试招生政策的感知和认同为测量指标,把政策因素纳入到了升学影响的因素中,突出近年来密集出台的各类职业教育政策对学生升学决策的影响;(3)本研究还为省域层面构建适应省情的职教高考制度提供了政策建议。
三、研究设计(一)分析框架学生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何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嵌入式、整体性的决策过程。佩纳(Perna L W)认为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由以下四个背景因素决定:学生习惯、组织和社区背景、高等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和政策背景。基于佩纳的高等教育选择分析模型,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中职生升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所有因素划分为四个类型:(1)个体因素,即学习者主要的生理特点、认知特点及其中职阶段的学习特点;(2)家庭因素,主要指的是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成员的影响;(3)学校因素,主要指的是中职校的基本属性,以及学校内部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4)政策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获取、感知到的各类政策信息。(二)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中职生升学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与家庭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职业、父母学历等;第二部分为升学意愿调查,主要包括升学与否、升学或不升学的原因、升学路径选择、报考意向及原因等;第三部分为学生的学习特征调查,包括专业承诺、学习兴趣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第四部分为政策感知,即被研究群体对于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与认可程度。其中,学习兴趣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题项设计参照了何娟编制的学业兴趣和自我效能感问卷,专业承诺的题项设计参照了许长勇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并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做了修订。问卷在正式发放前对1023位中职生中进行了试测,并采用克朗巴哈系数(ɑ)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测,修订后的问卷信效度均合格(表1)。由于问卷中包含的变量较多,需要考虑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通过计算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个系数的方差膨胀因子发现:“籍贯”和“学校所在市”之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相关系数=0.94,VF>10),结合研究需求,删除“籍贯”这一变量。正式问卷的变量情况如表2所示。除以上自变量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地域层面的特征变量会对中职生升学意愿产生影响,如当地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生活成本、教育观念、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传统等。为尽可能地消除这些地域层面的未观测变量对估计结果可能产生的偏估影响,我们在模型中还控制了城市固定效应。(三)数据收集与模型本研究基于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部分省份(以江苏、上海和四川为主)的各市(区)中随机抽取若干中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之所以将上述三省作为问卷发放重点,是因为三省均在近三年内启动了较大幅度的职业教育考试升学制度改革,例如近三年三省分别颁布了《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招生实施方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办法》等文件,对本省职教高考改革方向、中职生升学路径及招生制度、考试内容与方式等均做了新规定。调查对象为中职校的二三年级学生,做这一规定的原因主要是前期预调研发现一年级学生尚未在升学问题上具有成熟的判断条件和心理准备。共收集到问卷10711份,其中有效问卷10660份,有效率为99.5%。样本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四、研究结果(一)中职生的学历期望和升学意愿1. 中职生的学历期望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的自我学历期望中,本科占比最高,达到47.96%,其次分别为大专(29.07%)、研究生(17.10%)和中专(5.87%)。此外,分别有54.73%和54.60%的父亲和母亲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能够获得本科学历,这与中职生的自我学历期望一致。2. 中职生的升学意愿选择未来升学的学生占91.90%,不升学的为8.10%。在中职生选择升学的原因中,选择最多的为“获得工资更高的工作”(71.09%),其次分别为“增长见识”(63.96%)、“满足父母的期待”(59.89%)、“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55.63%)、“实现自己的名校梦”(38.69%)、“能和周围亲戚朋友一样拥有高学历”(29.45%)、“想继续做学生”(19.62%)、“出国”(15.03%)和“其他”(10.41%)。在学生选择“不升学”的原因中,最多的选择为“中专学历找工作够了”(36.64%),其次分别为对学习没有兴趣(36.41%)、其他(31.22%)、没有资格或途径升学(20.62%)、家里安排好工作(13.02%)、父母不支持(7.49%)。在“其他”选项中,学生填写的原因主要是“当兵”“成绩不好”“家庭经济困难”等。表4显示了中职生升学意愿之于各变量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除学校荣誉和学校属性两个变量之外,中职生的升学意愿在其余变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二)中职生升学的路径选择与报考倾向1. 中职生升学路径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单招1是学生选择最多的升学方式,其次分别为对口升学2、普通高考、成人高考、技能大赛特招。还有部分学生在中职入学前就进入了中高本贯通项目。在学生选择升学路径的首要原因中,“确保自己有学上”占比最高,为63.84%,其次分别为“去自己理想的大学”(14.55%)、“符合父母的期待”(13.60%)、“其他”(5.70%)、“不与同学或朋友竞争”(2.32%)等。这两题的结果也得到了相互的印证,即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有学上,更多的学生选择了难度偏低的“高职单招”,因为单招考试对文化课的要求偏低,更强调专业课的学习结果,且录取人数更多。

2. 升学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升学的学生中,有95.9%的学生拟报考省内的学校,4.1%的学生拟报考省外的学校。学生选择学校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专业吸引我”(46.72%),其次分别是“离家近”(46.68%)、“学校所在城市的薪资和资源吸引我”(33.45%)、“学校的名气和实力吸引我”(30.86%)、“容易考上”(25.98%)、“亲戚朋友在那里”(12.06%)、“其他”(11.77%)。总的来看,学生选择学校的基本参照点仍然是专业建设水平。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8.67%的学生会通过升学的机会换专业,其中最主要的换专业原因是“新专业更符合自己的兴趣”(64.90%),其次分别是“新专业更好就业”(45.82%)、“新专业更符合自己的个性”(41.16%)、“新专业更好升学”(32.43%)、“其他”(16.22%)、“父母或亲戚朋友能提供便利”(15.60%)、“所学专业无法升学”(8.56%)。(三)中职生升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考虑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本研究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个体、学校、家庭和政策四个维度的变量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共同影响。采用C指数和ROC曲线(图1)来对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发现:(1)本模型的C-index=0.833>0.5,标准差为0.01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该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3>0.5,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模型效果较好。总体来看,该模型具有优秀的预测能力。个体层面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年级、自我学历期望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即毕业班学生、具有大专及以上层次的学历期望、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可能选择升学。学校层面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生涯教育和学生干部的身份。对学校实施的各类生涯教育有更高评价的、在班级或学校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更会选择升学。家庭层面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兄弟姐妹数量、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父亲和母亲职业、父亲学历和父母的学历期望。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少、住在城市而非农村的中职生更会选择升学;人均月收入为7000—9000元家庭的学生比1000元以下的更会选择升学;父亲为企业普通员工的学生选择升学的概率是父亲为公职人员的2.361倍,而母亲为农民或其他职业的学生选择不升学的概率分别是母亲为公职人员的0.311和0.262倍;父亲为专科学历的学生相比父亲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学生更不愿意选择升学;父亲对子女的学历期望为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母亲对子女的学历期望为研究生的学生,比期望为中专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升学。在政策层面,学生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越了解和认同,越有可能选择升学,而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越了解和认同,越没有可能选择升学。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一)中职生总体具有很高的升学意愿,且以本科为主要期望学历调查结果显示了有超过九成的中职生希望未来能够升学,这显示了升学已经成为目前中职生生涯发展的最主要方向。这与2007年的一项针对中职生毕业后去向的调查结果(以就业为主)有着显著不同,与近五年来对中职生升学与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一致。在“对本省升学政策的建议”的回答中,很多学生给出的建议也关乎升学率,如“降低难度”“降低录取分数”“增加公办学校招生名额”等。本科成为近半中职生的期望学历,这与八年前的一项研究结果(升学目标以高职为主)也有着显著不同。对于为何选择升学,更多的学生考虑的是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预期收入提升,而不选择升学的首要原因也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基于职业带来的各类资本而衡量升学与否。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中职生对自己的学历期望越高,越有可能选择升学。(二)毕业班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愿意升学与二年级的学生相比,三年级的同学更可能选择升学,这意味着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涯发展的选择上尚处于观望状态,升学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现实分析的选择而非人生必然的选项。毕业班的学生会因为周围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对就业和升学的“成本-收益”分析等,产生升学的内在动机和实际行动。此外,部分中职校内部会在三年级时根据就业或升学的去向而进行一次内部分流和重新编班,一些专门应对升学的课程也会在三年级开设,这也可能会导致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意愿高于二年级。研究也证明了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预测中职生是否升学的重要变量。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而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指的是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已有研究显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以及学习成绩和升学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考虑到目前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高职考试招生的竞争性,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可能会通过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间接影响中职生的升学意愿。(三)学生干部身份和学校生涯教育质量会影响中职生的升学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担任班级或学校学生干部的中职生比不担任的更可能选择升学。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生干部身份赋予学生的榜样效应。部分围绕高校学生干部进行的研究显示,担任学生干部会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担任学生干部是一种有效提升学习动机的教育过程,促使学生拥有更强烈掌握知识、获得好成绩的意愿。这种影响机制源于学生干部身份的榜样效应及其带来的外部压力。二是担任学生干部带来的信息优势。相关研究显示,升学信息的支持度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升学选择,并会拉大不同信息获取量学生之间的决策优势差距。前期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担任学生干部会拥有与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些机会会为学生干部带来关于未来生涯发展,尤其是升学政策、路径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使其能更早地确立生涯发展的目标,为升学做更早更充足的准备。生涯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那些生涯教育效果感知强的学生,会更明确自身的生涯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式,尤其是在比较和分析中明确升学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在中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中教育不具有明显收益优势的情况下,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会提升中职生选择升学的可能性。(四)家庭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与普高学生存在差异已有研究中关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对学生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较为复杂,本研究聚焦中职生群体的结果也呈现出了与普通高中学生的不同之处:(1)在家庭经济资本方面,学费支付能力、预期收益等经济性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升学意愿,而兄弟姐妹的数量会影响教育资源在子女间的投入,因此可以解释为何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少的学生越有可能选择升学。但是家庭收入水平对中职生升学意愿的影响相较于普高生群体的研究结果更为复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等划分,人均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为高收入组家庭,但本研究仅发现了人均月收入为7000—9000元家庭的学生比1000元以下的更会选择升学,而处于9000元以上收入水平的家庭在升学意愿上与1000元以下的并无显著差异。根据前期预访谈收集到的材料,这种情况可能与一些高收入家庭选择让学生出国学习,或直接接手家族产业等因素有关。(2)在家庭社会资本方面,城乡的家庭环境差异和父母职业是较多考虑的因素。城乡家庭之间的社会资本差异带来的对升学意愿的影响得到了本研究的验证。但与基于普高生群体的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了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对中职生升学选择的相反影响,尤其是母亲职业声望的负向影响。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与我国长期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存在一定关系,父亲更为丰富的职场经历会认识到教育对职业声望、收入等的关键影响,因此更可能期望子女升学;二是企业普通员工相对于公职人员的职业声望较低,社会地位也相对偏低,因而父亲更容易把升学当作改变孩子乃至家庭命运的机会,从而影响学生的升学决策。(3)在家庭文化资本方面,已有的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研究证明了父代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的正面影响,但本研究却在中职生群体中发现了负面影响的存在,即父亲为专科学历的学生相比父亲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学生更不愿意选择升学,且父亲和母亲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也并未产生显著的升学意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造成父母的文化资本难以传递有关。职业教育学习内容、方式的独特化,以及内部治理模式和运行制度的类型化,使得很多拥有普通高等教育经历的父母缺乏指导和影响学生的能力。此外,调查样本的父母大多为“80后”群体,这一代就读大专的父母曾经经历过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逐年下降,从而可能产生了拥有专科学历的父亲对子女升学的负面影响。关于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升学的影响,本研究仅证明了父亲对子女的学历期望越高,中职生越会选择升学。母亲对孩子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期望反而会对学生的升学意愿有负向影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和上述提到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有关,父亲的高期望带来了教育的高参与度和学生的高投入,在学生升学的决策上具有更大影响力。(五)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促进学生升学,而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中职生的升学意愿公共政策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体现了执政者资源配置的意愿。因此,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视角,民众对政策的感知和认同往往能够影响其行为。本研究发现,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显著影响中职生升学概率,这是制度设计驱动个体行为的表现。省域升学政策与学生息息相关,升学模式、考试方式、招生名额、考试难度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决策,因而学生对其关注度更高,对省域升学政策的认同会显著影响中职生升学概率。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生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其升学意愿。这表明中职生对高职和本科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回报并不满意,即学历提升带来的效益,不足以抵消中职毕业后同等时间带来的效益。这可能与中职生家庭多在农村地区(本次调查中农村地区的学生占比75.7%),学生需较早承担一部分家庭经济责任有关。此外,由于目前职业类本科学校数量少,社会认可度不高,招收中职生的本科学校主要仍为普通本科高校,升学考试及升学后学习的内容带有较浓厚的普通高等教育色彩,这会让中职生产生畏难情绪。较少学生选择“对口升学”和“普通高考”也印证了这一点。
六、政策建议(一)稳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和招生规模,实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本科教育及考试招生制度过半的中职生期望未来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显示中职生群体内部存在较强的升学市场。这与近年来政府推行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以及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方向一致。但目前普通本科招收中职生的渠道和名额少,且职业本科教育总量小,与之相配套的职教高考制度仍未建立,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的升学意愿。因此,稳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和招生规模,能较好地平衡中职生生涯发展的个人需求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国家需求。同时中央和地方应尽快拟定省域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重点在考试内容、方法和成绩使用等方面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如考虑职业高等教育的育人规格、技术知识体系的内容特征,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特点。(二)基于省情动态调整招考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提升升学政策的适应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所有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均要考虑的一对核心问题。中职生对职业教育考试升学制度的认可,也主要源于其对制度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感知。公平与效率关系主要受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需情况的调节,因此,各省应基于本省职业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的现实情况,设计本省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阶段目标和改革方案。对于省域职业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性强的地区,应优先把公平性置于改革的首要目标,根据改革举措的难度,从优化考试安排出发,逐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对于省域职业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性相对较弱的地区,在制度改革中可优先考虑“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从难度更大但更体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特色的改革举措入手,提升不同省份升学政策的适应性(图2)。

(三)通过央地项目的功能互补促进城乡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公共财政在职校生升学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我国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形成了城市和农村学生在收入水平、父母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客观上造成农村地区的中职生在升学中的劣势地位。此外,我国地区间和城乡间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间经济条件、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等升学条件的差异。因此,应积极推进城乡中等职业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获取、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项目制作为财政转移支付和实现专项治理的重要制度设计,对于高效率实现某一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未来应推动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在培优和兜底功能中的互补,各地政府可根据本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中央项目的功能定位,以推动城乡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完善地方项目的支持对象和方式。同时政府可根据各地中职生升学比重、中职生家庭财政负担、多子女家庭教育质量等现实情况,优化助学贷款审批条件,扩大助学贷款发放范围,提升面向在校中职生的奖助力度,多措并举保障中职生的基本升学权利,让政府“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更好地关照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和新需求。(四)促进中职校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升学信息的可及性和升学指导的精细化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在制度层面予以确立,但是否升学仍然是学生的自由选择。本次调查揭示了专业建设水平对学生选择升学目标学校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学生的升学选择并非基于专业发展而深思熟虑的结果,更多的是受到了同伴、亲戚朋友等的外在影响,甚至在升学时会选择更换专业。一些学校的生涯教育也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等问题。因此,中职校应强化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应重点从专业发展的角度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定制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服务,如提供行业资讯解读、专业发展路径分析等,尤其是在学生升学专业的选择上给予更多的针对性辅导和建议,将生涯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从而让学生在进行升学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时能更为理性和科学。此外,信息对于学生的升学决策至关重要,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和招生单位公开的考试招生政策文本,更包括学生的备考方法、备考时间安排、考试组合的合理性等个性化的信息。中职校应通过组织升学经验交流会、搭建招考学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平台等方式,弥合不同学生间存在的升学信息鸿沟,提升各类升学信息的可及性。



往期精彩



专论 | 金鑫,田凌晖,程诗婷,廖文武: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九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专论 | 张成龙,刘河清,黄天慧:如何提高学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基于先前在线学习经历与家庭背景的比较
专论 | 谢鑫,张红霞:“自由”抑或“规制”能缓解“空心”?——高校学习环境对本科生目标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投稿入口


本刊建议论文内容宜兼具思想理论深度和实践针对性,支持学科交叉与创新,注重学术严谨性、规范性和良好的中文写作。字数在10000 ~ 15000 字为宜。格式体例按照《复旦教育论坛》刊文格式、体例行文。

投稿方式:http://www.fef.fudan.edu.cn。


排版 | 林传舜

审核 | 王欣欣



欢迎订阅《复旦教育论坛》!

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新成果,主要刊登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经济、高校课程与教学、比较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比较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